当前位置: >> 滨江文史

中央政治局是如何设立的

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      点击数:36468       更新时间:4/1/2020 11:29:57 AM       【关闭窗口】
 

1921年,党的一大召开时,鉴于党内党员少等特点,中央只设由3人组成的中央局。党的二大、三大、四大,虽然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,但中央机构仍是中央局。

1927427日,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。此时,全国地方普遍成立区、地执委会,工农运动空前发展,北伐大革命轰轰烈烈,党员人数也由19251月中共四大时的994人激增至57967人。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大党,中央机关仅有中央局的状况已不足以有效领导全党,因此急需“使中央成为强有力的中央”。中央政治局应运而生。

192759日,中共五大闭幕,大会选出了31名中央委员和14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。510日,党的五届一中全会召开,选举陈独秀、蔡和森、李维汉、瞿秋白、张国焘、谭平山、李立三、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,苏兆征、张太雷等为候补委员,选举陈独秀、蔡和森、张国焘(后增补瞿秋白、谭平山)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,陈独秀任总书记。这标志着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设立。

19276月的《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》,在党的中央机关一章对中央政治局做出了规定,主要内容是:

第一,中央政治局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,中央政治局的成员包括中央委员会总书记、若干名正式委员和候补委员。政治局候补委员参加政治局会议时,只有发言权而无表决权,正式政治局委员离职时候补政治局委员依次递补。

第二,中央政治局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全国一切政治工作。

第三,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政治局互推若干人组成,主要职责是处理党的日常事务。从党的五届一中全会选举来看,党的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产生。

这项规定第一次对中央领导机构及工作机关的组成、职责、相互关系等做出了明确规定,并将决策机关(中央政治局)与负责日常工作的机关(中央政治局常委会)分为两个机构,健全了党的中央机关,有利于增强党的集体领导,为以后党的中央机关的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。

坚持党的领导,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,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。中共五大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体制,从这以后,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一直是全党的领导核心。这个组织制度和领导体制建立以来,除中途有个别调整外,一直沿用到今天,对于加强党的领导、贯彻民主集中制均发挥了重大作用。
 
(来源:人民日报)
发布人:admin

上一篇:一大会址的记忆与见证
下一篇:没有了

地址:杭州市滨江区江南大道100号  邮编:310051
最佳浏览分辨率: 1024×768 .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.0 以上
杭州市滨江区政协版权所有copyright(c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网站备案号:浙ICP备16007316号-1